造纸废水解决方案

简要说明

造纸废水解决方案
造纸废水解决方案
造纸废水解决方案

造纸废水解决方案

设备外观:土建

处理规模:100-100000m³/d

废水简介:造纸废水的特点可概括为成分复杂、污染物浓度高、悬浮物含量大、色度深、强酸碱性及含毒性物质(如二噁英、有机卤代物等),主要来源于制浆蒸煮废液(黑液/红液,占污染总量的90%以上)、洗涤筛选废水、漂白废水和纸机白水

立即询价

造纸废水特性污染物分析

造纸废水成分复杂,污染物浓度高、含难降解有机物(木质素、纤维素)、高色度、强酸碱性(pH 1.2-10)及毒性物质(二噁英、有机卤代物等)其污染主要源于制浆黑液、漂白废水和纸机白水,可生化性差、水质波动大、处理难度高。

悬浮物(SS)

悬浮物主要来源:纤维、纤维碎片、杂细胞及填料颗粒(如滑石粉、碳酸钙)、制浆蒸煮后的黑液、中段废水的筛选环节及纸机白水,可沉降悬浮物(如纤维碎片)占80%以上,不可沉降悬浮物(微细颗粒)易导致水体浑浊,黑液中的悬浮物浓度最高。

难生物降解有机物

主要成分:木质素、大分子碳水化合物(如半纤维素衍生物)及树脂酸 漂白工序中含氯代有机物(如二噁英、氯代酚类),具有强致癌性和生物累积性

毒性物质

有机毒性物:松香酸、不饱和脂肪酸、有机卤代物(AOX)无机毒性物:硫化物、重金属(铅、镉、铬等)

酸碱及高盐分污染物

酸性污染物:pH 1.2-2.0(酸法制浆废水),碱性污染物:pH 9-10(碱法制浆废水)盐分:钠盐(如Na₂SO₄)、氯化物(黑液盐分达5%-10%)

造纸废水处理工艺

物理化学预处理工艺
物理法处理造纸废水是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染物,主要包括重力沉降、过滤截留、吸附和膜分离等机制。例如,沉淀池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降,去除纤维、砂土等固体颗粒;超滤或反渗透膜通过孔径筛分截留胶体物质(如木质素、半纤维素)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;活性炭吸附塔则通过表面吸附作用去除色度和有机污染物(如染料、油墨)。该方法主要针对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(纤维、无机填料)、胶体物质(木质素、树脂酸)、部分溶解性有机物(COD来源)及少量重金属离子,其中悬浮物去除率可达80%以上,胶体截留效率超90%。物理法具有无化学污染。
生化处理工艺
生物法处理造纸废水是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降解或转化污染物,主要包括好氧菌的氧化分解、厌氧菌的酸化水解以及生物膜吸附等机制。例如,好氧生物处理(如活性污泥法)利用微生物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碳源和能量,通过酶催化反应将木质素、纤维素、半纤维素等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CO₂和H₂O,实现COD和BOD的去除;厌氧生物处理(如UASB)则通过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协同作用,将复杂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无害物质。此外,生物膜法通过固定化微生物吸附并降解悬浮物和胶体有机物(如树脂酸、染料),同时对色度和部分硫化物也有去除效果。
化学法
化学法处理造纸废水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(如氧化、还原、混凝)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或物理形态,实现分离或降解。例如:混凝沉淀法利用硫酸铝、聚丙烯酰胺(PAM)等絮凝剂,通过电荷中和、吸附架桥作用使悬浮物(纤维、胶体木质素)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(如树脂酸)形成絮体沉淀,去除率可达80%-90%;氧化还原法借助臭氧、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分解发色基团(如染料、木质素衍生物),将Cr⁶⁺还原为低毒Cr³⁺,同时降解难降解有机物(如EDTA络合物);电化学法通过微电解或电絮凝产生的Fe²⁺、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质。
膜分离工艺
膜分离法处理造纸废水的核心原理是基于膜的物理筛分、吸附及电荷作用,通过不同孔径的膜选择性截留污染物。具体而言,超滤膜(孔径1-100nm)通过筛分和表面吸附去除悬浮纤维、胶体木质素、树脂酸及大分子有机物;反渗透膜(孔径<1nm)则依靠高压驱动,截留溶解性有机物(如COD来源物质)、重金属离子及盐类,同时通过表面电荷排斥增强分离效果。该方法主要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纤维、胶体物质(木质素、半纤维素)、溶解性有机物(如染料、油墨)、重金属(Cu²⁺、Zn²⁺)及部分盐类,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%-90%

合作流程

返回
列表

©2025 - 沃特伊兰粤ICP备2023113346号 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